日前,艾媒咨詢發布了《2022—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商業洞察及發展潛力研究報告》。報告對中國調味品行業整體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2022—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發展趨勢進行預判。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5133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7881億元。
產業升級 市場尚存發展空間
疫情使餐飲消費從外食轉向家庭烹飪場景,提升了C端調味品需求,多家布局家庭端的調味品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收入保持了良好增長。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5133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7881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調味品企業在疫情期間仍能實現收入逆勢增長,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在調味品企業數量上,2014—2020年,調味品企業數量逐年增長,從2014年注冊18982家增長到2020年注冊90991家。2021年新增調味品注冊企業數量有所下降,為35764家。未來調味品行業將會進一步優勝劣汰,企業應避免盲目擴張。
單味調味品細分產業穩健發展,除香辛料及香辛料調味品產業產量下滑之外,其余產業產量均呈上升趨勢,其中蠔油、料酒、醬油等分支產業增速可觀,分別為22.3%、14.4%、12.7%。作為單味調味品,食鹽、醬油、醋品及香辛調味品的購買頻率較高;相比較而言,香油、腐乳等調味品購買頻率較低。超三成消費者對于單味調味品中的醬油、食鹽及醋品的滿意度高。除此之外,受訪消費者對于香油、料酒有較高的滿意度。
近年來,復合調味品行業發展迅猛,2021年市場規模達1588億元,預計2022年的市場規模為1786億元。復合調味品具有便捷化、口味穩定等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的消費升級,發展速度快于整體市場。B端餐飲連鎖化趨勢對復合調味品需求、C端家庭人口數量縮小帶來的“核心家庭化”等原因,導致了“做飯不經濟”現象。此外,越來越多“90后”“00后”作為“烹飪小白”對復合調味品的需求較大,這些都為巨大市場增量作出貢獻。近六成消費者表示購買辣香味型調味品頻率*,咸鮮味型調味品的購買頻率次之。此外,消費者對香甜味型與鮮肉香型調味品的購買頻率較低。三成以上消費者對于復合味調味品中的咸鮮味型、辣香味型、蔥椒味型及酸甜味型產品的滿意度高。其中,咸鮮味型及辣香味型復合調味品產品的消費者總體認可度較高。
在消費方式上,超八成消費者傾向于在線上渠道購買調味品,80.0%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商超也是其主要購買途徑之一。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影響的持續加深,線上購買渠道成為調味品的重要分銷渠道之一,未來調味品線上銷售通道也將持續擴張。
在用戶調研中,77.1%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在購買調味品時關注生產日期新鮮度因素,69.4%的受訪消費者看重調味品產品的品牌知名度。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國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與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積極關注使用調味品產品的健康程度,優先選擇健康、安全、無添加、營養的調味品。隨著調味品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企業應積極關注行業內的消費升級現象。51.9%的受訪消費者對中國調味品行業的發展前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35.6%的受訪消費者認為調味品行業的前景非常樂觀,持悲觀態度的消費者占比極少。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作為日常消費品,調味品產品對于人們生活中的滲透率較高,盡管消費口味、健康需求等趨勢有所改變,未來人們對調味品的需求仍被大眾所看好。
謀求突破 品牌開拓增長賽道
報告對2022—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預制菜等新模式成為新的增長點 調味品行業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沖擊。但是作為日常必需品,調味品行業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隨著調味品上游產品的逐步穩定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進行,調味品企業的生產線能力將持續攀升。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中國調味品消費者的人均調味品消費金額呈現增長趨勢。同時,外賣行業、預制菜模式等的發展,為調味品市場帶來新的增長可能。
頭部品牌更受認可,但面臨新的增長瓶頸 從調味品產品品類豐富度和企業總營收來看,中國調味品行業已經形成了企業梯隊。第一梯隊代表公司主要包括海天味業,該類企業調味品產品品類全面,總營收超過150億元;第二梯隊的代表企業主要有中炬高新、李錦記、老干媽等,為國民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第三梯隊的代表企業主要有加加食品、恒順醋業、安琪酵母等,營收在30億元以下,產品品類多側重于某一品類。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盡管中國調味品企業已經基本形成頭部梯隊,但是我國調味品行業公司眾多,與美國、日本相比,我國的調味品企業集中度依舊相對分散,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在經歷了此前的火鍋等復合調味品的快速增長之后,調味品企業開始面臨新的增長瓶頸。
適應新的消費群體,企業布局線上渠道 隨著行業品牌集中度的提升,調味品行業各大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會考慮地域等因素導致的多樣化的細分市場需求,目標消費群體呈現出更加細分化和微?;内厔?。僅以傳統方式按照城市類型或餐飲、家庭等簡單劃分不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80后”“90后”等新消費群體興起,調味品企業需要加入更多新的傳播模式以適應這些消費群體。部分企業已經在傳統線下促銷、廣告之外,轉入線上,通過多元化、情感交互、品牌化的產品銷售模式,吸引新的消費主力群體。
健康理念引領消費升級 消費者在選購調味品時*關注產品質量、品牌形象和產品健康情況。食品安全是食品企業的經營底線。企業一旦遭遇食品安全問題或事故,將直接影響公司營收和可持續發展。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已經在性價比之外,關注到調味品的產品安全、企業品牌等因素。并且,基本隨著現代生活大眾越趨注重飲食健康理念,消費者的飲食需求一方面向著低鹽、低油、低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向辣味、酸味等復合味道演進。調味品企業正在積極適應消費者的新需求,布局具有健康理念的調味品,開拓增長新賽道。
轉自中國食品網